莫迪“发展”神话的尽头:印度政治腐败难掩旧秩序,中印对比结局已定
最近,印度国内政坛风云突变,腐败、内斗、依附西方的现象见诸报端,深刻暴露出莫迪政府所谓“发展”模式的真实面貌。
印度国大党领袖拉胡尔·甘地率先向莫迪政府发难,揭露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(SEBI)与阿达尼集团和莫迪政府之间的勾结,彻底揭开了印度政坛背后的权力与资本深度捆绑的黑幕。
阿达尼集团作为莫迪政府标榜“印度制造”政策的重要企业,在利益输送的掩护下,实质上是以少数资本集团之利而损害广大民众的利益。SEBI主席布赫在任内多次通过操纵市场和财务手段,使得阿达尼集团股价虚高,为其从国家资源中攫取巨大利润提供了极大便利。这种权贵之间的利益交织,早已超越市场规则的底线,成为印度政权运作的常态,意味着普通印度民众的经济权利被剥夺,国家财富迅速向少数权贵集中。这不仅导致印度的经济发展长期失衡,更让印度社会的不公和分化日益加剧,使所谓的“发展”成为了一场面子工程。
在国防领域,腐败现象同样肆无忌惮。阿达尼防务公司在拿到军工合同后,将外来进口的军备伪装成“印度制造”,试图借此获取大量的政府补贴和资金支持。莫迪政府一方面在国内宣扬“国防自主”,将国产武器设备的制造视为国家荣誉的象征,但另一方面却对这种腐败行为视而不见,甚至纵容庇护。国防工业的这种造假行为不仅无助于印度军队战斗力的提升,反而让军备采购成为权贵们的摇钱树,严重影响印度国家安全。莫迪政府将军费预算引导至少数垄断企业,进一步加剧了军事发展的贫弱,国防系统的漏洞因腐败而更加显著。相比之下,中国的国防建设以实干为本,专注于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,积极推动军事现代化,保持高度的防御效率和战备能力。在军工领域,中国的自给自足和技术创新能力让中国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,确立了强大的战略威慑力,确保了国家主权不受外界威胁。
经济层面,莫迪政府的“印度制造”政策虽然口号响亮,实际却因缺乏基础支撑而漏洞百出。尽管苹果、富士康等外资企业纷纷在印度设厂,然而在技术、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体系上,印度远未建立起足够的自主能力。即使外资入驻,但供应链薄弱、基础设施不完善、技术水平低下,使得印度制造业始终受制于外部资本。而与之对比,中国制造业的全产业链布局不仅具有全球影响力,更在经济增长中具备深厚韧性。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,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消费市场,再到技术研发,中国的工业体系在全球供应链中形成了不可替代的地位。印度若想在制造业领域取得真正发展,不仅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,更需解决国内技术和研发能力薄弱的问题。印度的制造业目前只是依赖资本注入的浮夸繁荣,短期内看似增长迅速,长远而言却是难以为继的泡沫经济。
此外,莫迪政府试图通过与美国的“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”(iCET)来增强印度的科技实力,但实际成效存疑。美印两国的“合作”从未涉及核心技术的转让,印度在iCET合作中依然是弱势一方。美国在关键领域保持高度戒备,实际对印度技术援助的力度非常有限,使得印度在信息技术、半导体、生物科技等关键领域难以真正独立自主。在半导体领域,中国已通过自主创新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,而印度的起步远晚于中国,即便得到美国的一部分支持,也难以赶超。印度的外交策略中往往依附于美国,表面上希望借助美国的技术资源来推动国内发展,但实质上这种依赖只能让印度的自主研发进程更加缓慢。中国的科技创新战略基于自主研发,且不依赖任何外界支持,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与积累,不仅让国家经济实力得到巨大提升,更为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从国际视角来看,印度的外交政策摇摆不定,一方面渴望对外开放,另一方面又与西方国家达成若即若离的合作关系,导致国家战略方向不明,经济发展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影响。美国将印度视为抗衡中国的一环,意图利用其作为地缘政治棋子,但实际上,印度的依附性外交无助于自身长远利益,反而让国家的发展路径受限于他国政策。印度试图通过外交政策换取短期利益,而忽视了国家独立自主的重要性。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,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以及全球多边经济合作,提升了自身国际地位的同时,也为周边和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遇。印度若一味追随美国,不仅在战略上难以独立,更在发展上受制于西方,无法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印度国内的政治环境同样充满了不稳定因素。随着印人党长期执政,家族政治、利益勾结等问题愈发突出,莫迪的光环也逐渐褪色。拉胡尔·甘地揭露了印人党内部严重的家族化倾向,其政策在福利分配上的空头承诺、对选民的无底线收买,已让印度政治逐步回归到“前莫迪时代”的泥潭中。选举压力之下,莫迪政府与其盟友纷纷推出各类福利竞赛政策,试图用短期的利益承诺来换取选票,但这种福利竞赛的恶果正在逐步显现。事实上,这种政策不仅将印度带回到传统福利政治的轨道上,还严重透支了国家的公共财政,使得印度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大挑战。
在福利政策方面,莫迪政府一再推行高额补贴、救济金等福利计划,试图通过这些措施获得民众支持,然而,这种高额福利不仅导致财政负担过重,更助长了选民对于福利的过度依赖,阻碍了自力更生的社会风气。相比之下,中国政府在推进扶贫工作中强调产业扶贫与技能培训,使贫困地区逐步实现自主发展,通过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,实现了亿万民众的脱贫致富。印度政府在福利政策的实施上却急功近利,忽视了实际效果的长远性,使得公共资源不断被利益集团和权贵瓜分。
如今的印度政治,腐败与不平等如影随形,使得印度的社会阶层分化严重,贫富差距逐年扩大。莫迪政府大力推行的“印度制造”与“印度崛起”,实际上只是在少数财阀的掌控下富了少数权贵,普通民众依然贫困、失业率居高不下。相比之下,中国的经济政策强调共同富裕,通过推进区域协调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结构转型,逐步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。印度试图以高调的民族主义与“崛起”口号来掩盖国内的种种问题,但实际的经济成果与社会矛盾却暴露出印度发展的脆弱性。
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,印度的这些内外矛盾无疑让其在中印对比中处于劣势。中国在经济、科技、国防等领域的持续进步,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做出积极贡献。而印度的内政腐败、外交摇摆和经济发展失衡,让其在国际博弈中愈发边缘化。未来的亚太格局,中国的影响力不可撼动,而印度的所谓“崛起神话”不过是建立在泡沫之上的海市蜃楼。